日前(1月5日),山西省藥械采購網最新發布了一則《關于公示山西省醫用耗材(疝補片、醫用膠片、吻合器)集中帶量采購擬中選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中,山西省藥械集中采購中心對此前省級第二輪高值耗材帶量采購中選結果進行了公示。
此前12月初,山西省表示將對疝補片、吻合器和醫用膠片類耗材開展省級第二輪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工作。參與談判議價的主體包括全省有采購需求的公立醫療機構,軍隊醫療機構、醫保定點非公立醫療機構自愿參加。
在約定采購量上,山西省明確,將以全省有采購需求的公立醫療機構年采購量的70%進行以量換價。其中,疝補片的采購量為3086張、吻合器采購量為8920把、醫用膠片的采購量為9393457張,總采購量將為9405463個。
最終談判結果顯示,吻合器類耗材共有17家企業中選,膠片類耗材共有16家企業中選,補片類耗材共有17家企業中選。
其中包括江蘇博朗森思、強生、威海威高富森、廣西巨星、柯尼卡美能達、富士膠片、日照天一生物等多家械企。(具體名單見文末附件)
最高降幅超97%后,百元吻合器成市場常態?
雖然截止到發稿前,山西省第二輪高值耗材帶量采購的降價幅度并未公布。但根據此前山西省發布的采購方案來看,本次帶量采購的中標價格依然為“最低價中標”。
并且,競價組中報價最高的企業還將擁有一次“跟票”的機會。如果同意以不高于本組最低企業報價的價格供應山西市場,將作為組內最后一名進行補位。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不久,江蘇省剛剛對吻合器類以及膠片類耗材進行了以量換價,最終吻合器類產品最高降幅達96.29%,平均降幅達83.93%,膠片類耗材最高降幅達77.32%,平均降幅達49.62%。吻合器產品直接由4000元降價至200元,直接推進了百元吻合器的到來。
2020年8月份,河南與重慶、云南、貴州也曾聯合開展了吻合器、補片、膠片三類醫用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平均降幅達64.77%,最高降幅為97.76%。吻合器類耗材最高降幅97.76%,平均降幅73.13%,某款吻合器類產品更是直接從5500元降至123元。
不僅如此,山西省此前的采購方案還表示,本次帶量采購將繼續執行中標后依然聯動最低價。這也就意味著,本次山西省第二輪高值耗材帶量采購不僅在最高降幅超97%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殺價,無疑也是將百元級吻合器的底價拉至最低。
高值耗材帶量采購進程加快,第二輪國采蓄勢待發
事實上,現階段全國范圍內的醫用耗材帶量采購已經逐漸趨于常態化穩定發展。據不完全統計顯示,目前已經有20多個省份的帶量采購工作已經落地,最高降幅已經遠超95%,平均降幅也已經達到了50%甚至是60%以上。
而在高值耗材領域,自京津冀“3+6”耗材聯盟之后,江蘇、浙江、陜西、福建、山西等多地的以量換價也逐漸打破了現有高值耗材帶量采購價格降幅的底線,采購品種涵蓋心血管類耗材如冠脈支架、介入球囊等,骨科類耗材如骨科脊柱類、骨科關節類、人工髖關節類耗材等,眼科人工晶體類耗材等。
2020年12月初,國家組織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數據采集工作也已經開啟,第二批高值耗材國采清單包括人工髖關節、人工膝關節、除顫器、封堵器、骨科材料、吻合器六大類,數值高達32萬余個。
據此前業內人士分析,醫療設備作為醫院的成本項,被納入國家集采對象的可能性較小,而對醫用耗材企業而言,一旦被納入集采目錄,中標或者未中標都將對其產生一定的影響。
與此同時,除去被納入帶量采購的市場份額外,其余大概20%的醫院自主采購市場也只能落入少數廠家的口袋。如果不能爭取到這些份額,中小型械企和經銷商只有被淘汰的結局。
毫無疑問的是,隨著高值耗材集中采購進程的不斷加快,醫療器械行業格局正在不斷的“兩(liang)極分化”,進口替代加速的同時,大批廠家所受到的沖擊也同樣巨大。
對于大批的中小型經銷商而言,國家推動大范圍集采已經是勢在必行、板上釘釘,未來如何在大量縮減銷售渠道、減少流通環節的大環境中生存,無疑是需首要思考的問題......
附:
責編:潘惠琴
信息轉載自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不代表我司意見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