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公司新聞 > 深圳成立生物醫用材料創新戰略聯盟

深圳成立生物醫用材料創新戰略聯盟

2012-08-02 09:11:16

 

深圳成立生物醫用材料創新戰略聯盟

來源:南方日報網絡版 日期:2012-07-11 10:14:00

復(fu)制地址 | 打印(yin) | 收藏 | 字體: 小(xiao) | 進入(ru)論壇(tan)討(tao)論

 

 
 

深圳生物醫用材(cai)料領域的科研與(yu)產(chan)業(ye)界意識到(dao)了配(pei)合的重要(yao)性,結成(cheng)同盟共謀發展。

與國內一些城市科研實力與產業發展“脫節”的情況不同,深圳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這“兩條腿”早早就意識到了配合的重要性,半年多以前就開始策劃成立聯盟。目前深圳生物醫用材料的產值雖然占全國不到10%,但在心血管介入醫療器械等方面的科研和企業實力不容小覷。

    近日,深圳市生物醫用材料創新戰略聯盟在深港產學研基地宣告成立,該聯盟將重點開展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立產業集群、行業人才培養等工作。該聯盟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物醫學材料行業正進入高速成長和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未來有很大發展空間,而且深圳在這方面有研究力量和產業基礎,發展前景良好。

    新材料產業規模今年預計達860

    ■相關

    生物醫用材料研究需要理工醫等多學科交叉,在深圳重點發展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既屬于生物產業,也屬于新材料產業。記者從深圳市新材料產業協會發布的《2011新材料行業深圳報告》中獲悉,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市新材料行業企業數量約為300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約為500家,億元規模以下居多,但近年來年均產值增長達40%以上,成為發展較快的群體。

    近年來,深圳市新材料產值增加迅速。2010年,深圳新材料產值達590億元,約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2%2011年新材料產業規模710億元,較上年增長20%,預計2012年新材料產業規模將達到860億元。

    據統計,2012年第一季度,受國家和深圳市新材料產業振興發展規劃和政策出臺的影響,以及國內新市場需求穩定增長的推動下,深圳市新材料產業呈穩定增長態勢,規模以上新材料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較上年統計增長8.06%.

    較大規模生物醫用材料企業已逾30

    深圳市科(ke)技創新委員會副主任邱宣在該聯盟成立儀式上介紹,深圳市從事生物醫用材料較大規模的企業30多家,2011年深圳市生物醫用材料產值30多億元,正進入高速成長和加快轉型的關鍵時期。

    早在2009年,深圳就率先出臺了《深圳生物產業振興發展規劃(20092015年)》,這是深圳目前重點發展的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首個出臺的規劃,提出將生物醫療領域的生物醫學材料、干細胞產品等列為發展重點。按照該規劃,深圳2015年的目標是成為世界知名、國內領先的國家生物產業基地,生物產業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億元左右。

    在這2000億元的計劃中,深圳生物醫用材料30億元的產值看起來還不算大。不過,進入21世紀,人們健康問題的解決離不開醫學醫藥、制藥科學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科學的發展,對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

    今年6月初,第九次世界生物材料大會在四川(chuan)成都舉行,這是大會自1980年創立以來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興棟在此次大會上表示,我國生物醫學材料市場正處于“井噴”前夕,預計到2015年,將實現銷售額200億美元,同期國際市場份額為6.2%,帶動相關產業收入將達600億美元。

    在龐大的(de)市(shi)場(chang)面前,深(shen)圳(zhen)企(qi)(qi)業嗅覺靈(ling)敏、下(xia)手迅速,在深(shen)圳(zhen)從事(shi)生物(wu)醫用(yong)材料生產(chan)的(de)企(qi)(qi)業中,先健科技(深圳(zhen))有限公司已經在香港上市,獲30多項國內外專利授權,上市企業信立泰藥業公司也投入近億元進行冠脈支架研發。

    與此同時,近年來,深圳在這一領域的產業鏈不斷完善、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優質科研機構和骨干企業。深圳的幾家核心高校和科研機構均開展了生物醫用材料基礎和醫用研究,各自的研究均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

    半年多前,深圳生物醫用材料領域的科研與產業界意識到了配合的重要性,開始策劃和準備,并于73日正式結成同盟,共求發展。該聯盟由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發起,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深圳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深圳研究院、深圳市北科航飛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爾德外科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倡議,由聯盟成員單位牽頭或參與的全降解血管支架、新型人工椎間盤、植介入體個性化設計及制作技術與系統研發等多個項目獲得2012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立項支持。

    聯(lian)盟致力(li)技(ji)術研發降低醫療成本

    據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亞洲生物材料學會聯合會主席奚廷斐教授介紹,深圳生物醫用材料產值在全國所占份額不到10%,但在心血管等方面的研發力量和企業實力都有優勢。

    體積小、價格高的血管支架背后,有多少您不了解的信息?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張志雄博士告訴記者,以“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冠心病為例,冠脈支架植入術已是治療冠心病較有效的方法之一,而我國冠心病患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并呈年輕化趨勢。我國現今需要接受心血管手術的病人已達400萬,冠脈介入手術已從1998年的5000余例上升到2010年的30萬例,平均每例放置2個支架,總共需60萬個支架。以平均市場價1.2萬元/個支架,市場規模約為80億元,而且近年來以大于50%的比例增長,預計2012年國內市場規模達100億元左右。

    據介紹,目前我國患者使用的冠脈支架包括進口和國產兩種,由于國產支架性價比高,現已占80%國內市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內企業雖然有能力生產目前普遍適用的第三代冠脈支架——藥物洗脫支架,但金屬管材、輸送系統等材料卻依賴進口,這對產業發展和新產品研發非常不利。

    對于企業而言,憑自身力量解決材料研發問題較為困難。深圳市生物醫用材料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對于生物醫用材料的研發、產業化或將帶來更多的合作發展機遇。深圳市生物醫用材料創新戰略聯盟中冠脈支架生產企業代表表示,該公司的生物醫用材料依賴進口,成本比較高,希望能在聯盟產學研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擺脫對國外生物醫用材料的依賴,從而降低國民醫療成本。

    記者了解到,聯盟成員——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與深圳市北科航飛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2011年獲得了國家“863計劃支持,瞄準冠脈支架用金屬管材進行研發,力爭實現金屬管材材料國產化,該項目今年底將結題,預計明年可實現金屬管材量產。今年,深圳市北科航飛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致力于研發第四代血管支架——全降解血管支架的研究。

    目前,國內市場上高檔醫療器械產品被國外或跨國公司占領的局面還沒有發生根本改變。進口醫療器械在沒有國內同類產品情況下價格往往居高不下,但當國產產品上市后,價格會有很大幅度下降。據張志雄介紹,2004年國產帶藥冠脈血管支架上市后,進口產品由4萬元/支下降到2.4萬元/支,目前進口產品價格已降為1.6萬至2萬元/支,國產冠脈藥物洗脫支架價格可降低至1.1萬元,為挽救冠心病人的生命、改善病人的生活質量做出了貢獻。

    按照深圳市生物(wu)醫用(yong)材(cai)料創新(xin)戰略聯盟(meng)發起者的(de)想法(fa),這個(ge)聯盟(meng)將以技術(shu)創新(xin)需求為(wei)紐(niu)帶(dai),整(zheng)合資源,充分發揮聯盟(meng)成員各自優勢,努力實現生物(wu)醫用(yong)材(cai)料關鍵技術(shu)的(de)突(tu)破(po),建(jian)立(li)持(chi)續(xu)高效(xiao)的(de)技術(shu)創新(xin)平(ping)臺和產業化轉換平(ping)臺,形成一(yi)批具(ju)有自主知識產權(quan)的產業標準、專利技術和專有技術,并加速推動相關技術的產業化運用,提高深圳市生物醫用材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整體競爭力,從而降低國民醫療成本,推動生物醫用材料產業向支柱性產業方向發展。

    值得關注的(de)是,該聯(lian)(lian)盟將行業人(ren)才(cai)(cai)培養列為重(zhong)點開展的(de)工作(zuo)之一。該聯(lian)(lian)盟將通(tong)過建立合理的(de)人(ren)才(cai)(cai)機(ji)制(zhi),實現聯(lian)(lian)盟單位科技人才的聯動和(he)交流互(hu)動,發展成為培養(yang)高層次生物醫用(yong)材(cai)料科技創新人才高地及吸引留學和海外人才的重要基地。

   (編輯:王斯東)

作(zuo)者:記(ji)者 馬芳 劉麗 攝(she)影 魯(lu)力(li)

 

 

 

關于我們 | 版權說明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深圳市沃爾德外科醫療器械技術(shu)有限公司(si)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